四面锦旗背后的故事!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一科成功救治出血热患者

2024-01-30 16:56: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海康

  大众网记者 海康 通讯员 李苏 青岛报道

  1月28日,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一科成功救治的出血热患者赵女士康复出院,其家属送来了四面锦旗和一封真诚的感谢信。

  为什么会一次送四面锦旗呢?这还要从1个月前说起:“薛医生,一会儿要从外院转来一位出血热的患者,有休克表现,通知大家准备一下。”段建平主任像往常一样风风火火地跟值班薛翠医生安排完,就去忙了……科室医生护士立即开始准备监护仪、氧气、微量泵等。

  68岁的赵女士平时在生活中是个特别精致仔细的人,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发热,觉得“感冒了”,自行口服“感冒药”结果仍没有好转,就立即到就近的医院就诊,未查明原因回家继续服药治疗。第二天,赵女士在家突然一过性神志不清楚,家属拨打120紧急送医,到医院检查有休克表现,给予完善检查、抗休克等治疗,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在该院医生建议下,家属邀请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段建平主任前往会诊,后来应家属要求转到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赵女士出发转往医院,此时感染性疾病一科医护已做好抢救的各项准备,接入院后立即依据出血热护理常规等给予治疗,因其合并肝、肾、循环、血液、心肌、肺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给予抗休克、保护脏器功能、输血小板、CRRT等治疗,抢救过程中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快速性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马上给予对症处理,基本控制后,患者呼吸氧饱和度等又进一步恶化出现ARDS,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仍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段建平主任果断建议立即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通气。

  赵女士在重症监护期间,段建平主任、薛翠主治医师依据患者自身基础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充分镇静镇痛、加强抗感染、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配合间断俯卧位通气、震动排痰等护理方法改善氧合,继续行CRRT肾脏替代治疗,经综合治疗,患者带机九天,最终疾病得以控制,顺利脱机拔管。之后继续对症支持治疗,各脏器功能逐渐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及家属多次想表达对感染性疾病一科医护的感激之情,也多次送红包,均被婉言谢绝,出院之前全家商量好制作了四面锦旗分别感谢段建平主任、薛翠医生以及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并手写一份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这也让感染性疾病一科的医护人员收获了一份感动,大家表示,将会更加努力为患者服务,因为来自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一科是青岛大学医学部硕士及本科生培养基地。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奉献亲情,关爱生命”的服务宗旨,坚持“患者至上、质量第一,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服务。科室是 “山东省第四批中医药重点学科”,青岛市感染性疾病重点学科。先后获得“青岛市青年文明号”“青岛市女职工明星岗”“青岛市职工诚信示范岗”“青岛市巾帼文明岗”“青岛市护理示范病房”“青岛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感染一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硕士7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2名。是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团结协作的医护团队。

  科室针对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各种不明原因发热、出疹性疾病、布鲁氏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和护理经验。突出特色专科优势、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医理疗、免疫三氧治疗等。不断加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肾综合征出血热以及其他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特别是早期诊断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严格的救治方案,降低了临床死亡率。科室坚持科研为临床服务的观念,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合作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项目,使临床与科研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科室于2005年创建了“李桂美护理组”服务品牌,旨在学习和传承身边楷模山东省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李桂美护士长爱心、奉献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基础护理,加强护患沟通,传承勇于奉献的护理工作精神,用爱心和亲情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体会到人性化护理的魅力。

初审编辑:刘梅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