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家沟社区从民生抓起 带领居民过上好日子

2019-10-15 15:02:00 来源: 河套街道 作者: 金俐秀

尚家沟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居民办理业务。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0月15日讯(记者 金俐秀)由于地处河套街道南端,远离经济中心加上发展不佳,尚家沟曾被称为“南岭”。然而勤劳的尚家沟人从未停止对村庄的建设,从靠海吃海的胶州湾渔村,到闻名青岛的“养鸡第一村”,再到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社区。几十年来,河套街道尚家沟社区抓住机遇,一步一步实现从“南岭”到“新村”的变革。日子过好了,居民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生活,社区里还出了个巧手的“泥人刘”,他用一双巧手“捏”出传统文化,更“捏”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居民一同奔向新生活。
  在地理位置上,尚家沟社区位于河套街道南端、临近胶州湾。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尚家沟人开始结网上船、出海捕鱼。早在六十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家里的男人们就跟着生产队大船出海,通过固定的工分收入养家糊口。村里有一部分土地可利用,女人们就在不多的土地上务农。由于尚家沟地处河套街道南端、距离其他村庄较远,发展程度也平平无常,当地人都称之为“南岭”。然而就是这个原本并不被人看好的“南岭”,八十年代迎来新机遇,打破往日大伙的成见,摇身一变“网红村”。
  老一辈河套人都知道,八九十年代河套有个“养鸡之乡”的称号,街道各个社区都曾掀起“养鸡”热潮,而这段故事的发源地,正是尚家沟。1985年青岛食品公司在全市范围内选址,由于社区空地多、地处河套南端离市区近,原本大伙眼中的劣势一下成了优势,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尚家沟握住了这把打开繁荣之门的“金钥匙”。落户后,青岛食品公司联合建立了尚家沟村养鸡场,饲养蛋鸡20万多只,年利润60多万元。青岛食品公司的落户,吸纳了尚家沟300多名劳动力,当时公司80%的员工均为尚家沟居民。看到了养鸡的红利,周围的居民也跃跃欲试,开始出资建设个体养鸡场,一时间村里的个体养鸡场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出了20多个,尚家沟荣获“青岛养鸡第一村”的称号。见养鸡收成不错,周边社区纷纷效仿,河套街道刮起了“养鸡之风”,青岛食品公司带来的热度不光让尚家沟尝到了甜头,更惠及整个街道,河套街道成为当时著名的“养鸡之乡”。
  养鸡场带来的红利迅速体现在了居民生活当中。在尚家沟原址有一条内部道路,平时供居民出入。自打养鸡场繁荣之后,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村内小道一到傍晚就热闹了起来。“养鸡场五点下班,村民们回家都会经过这条路。大家都知道我们村的居民养鸡富起来了,所以一到点就到这里来摆摊,能有不少买卖。”尚家沟党支部书记刘赞林回忆。虽然没有固定摊位,但小贩和居民都习以为常,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尚家沟固定的内部市场。
  在社区以北,有历史悠久的河套大集,作为河套街道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集市,河套大集是街道居民日常采购物品的重要去处。然而大集每逢农历四、九开集,其余的日子里居民想买到品类齐全的商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尚家沟,居民则没有这种烦恼。市场的形成满足了居民日常需要,在这里不光能买到时令蔬果,还有每天新鲜上岸的当地海鲜。“吃当地海鲜就得到我们这里来,渔民每天‘下小海’下午上岸,带回来的都是最新鲜的海货。”刘赞林说。以前不被看好的“南岭”率先有了自己的内部市场,惹得周围社区好一顿羡慕。

居民们搬进新楼房。

  2002年,青岛出口加工区落户河套街道。为建设需要,与加工区一街之隔尚家沟全面启动社区改造。2005年,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28栋楼座在村落北侧拔地而起,西临龙海路、南接锦海路,新家园尚家沟新村正式竣工,居民开始大规模回迁。如今走进尚家沟新村,整洁的小道通到每幢楼座门口,两侧排列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楼下就有健身器材,老人带着孙儿在小广场玩耍,社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出口加工区的到来,不光让居民住上了新房子,更为大伙带来了新的谋生方式。加工区成立之初,内部有大量岗位空缺,尚家沟社区的年轻人便到里面求职,渐渐地年轻一辈从原始的农业、渔业中脱离出来,过上了新生活。“那时候给大小伙子说媳妇,一听在加工区上班对方心里都乐的。”尚家沟两委成员赵翠芳回忆。通过一次次抢抓发展机遇,尚家沟逐步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居民们在过好日子同时,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富足。赵翠芳介绍,近年来,社区组织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 、太极扇、太极剑等队伍,总人数达百余人,每逢街道、区里有大型活动,社区积极组织队伍参与,将社区奋发向上的面貌展示给众人。为了使党员们更好地服务群众,尚家沟党支部坚持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制度,促进党员自我批评和互相监督,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学习。

“泥人刘”刘世普。

  今年78岁的刘世普是尚家沟,乃至高新区的文化名人,由于他酷爱泥塑,大伙亲切地称呼他“泥人刘”。刘世普回忆,他年轻时就喜欢泥塑,小时候母亲用泥巴制作器皿他就跟在一边学习,久而久之就爱上了这门手艺。起初刘世普把泥塑当做一种爱好,渐渐地这个爱好已经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六十年代大伙都跟着生产队挣工分,为了钻研泥塑,刘世普自己往生产队投钱换取制作泥塑的时间。1982年,刘世普放下了手头工作专心到无锡惠山泥人厂实习,学成归来后他把家里改造一番、创办了自己的泥塑工作室,他的“刘氏泥塑”还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自己钻研泥塑同时,刘世普还把这门手艺交给儿女,每周他还会到出口加工区小学义务开设泥塑课,让更多孩子了解、学习这门艺术。
  制作泥塑工艺复杂、用料讲究,制作泥塑的泥土为黑涧泥,河套街道只有大涧的后山才有,每次制作之前他都自己去采集泥土。采回来的泥土还得经过晾干、粉碎、淘洗等步骤才能用来制作泥塑,光这些准备步骤就得将近一周。后续再加上制作、风干、上色等步骤,一个比较小的泥塑也得一个月才能完成。虽然步骤繁多,但刘世普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待每一件作品。在刘世普的新工作室里,壁橱上陈列着他的一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大的两米多高,小的七八公分,甲子神、观音、关公,甚至胖娃娃、小猪,凡是大家能想到的都是他的创作原型。近日刘世普制作了一组名为“不忘初心”的泥塑,每一件泥塑形象地再现了几十年前的劳作场景,拉犁耕种、压草垛……原本老一辈记忆中的画面都在他的巧手之下还原出来。“现在打击的生活都过好了,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以前的苦日子,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看着这组“不忘初心”作品,刘世普既对现在的生活充满欣慰,又对未来心生向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