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全国16家之一!胎儿心电监护有了“城阳样本”

2024-06-17 16:46: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茜

  大众网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李春燕 青岛报道

  6月15日,随着揭牌仪式顺利举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成为全国首批胎儿监护技术培训医院,正式加入“国家队”。胎心监护作为一种直观而有效的监测技术,医院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多年,是青岛市最早开展远程胎心监护服务的医院,也是首家实现院内院外一体化管理的医院。近年来,城阳区人民医院通过与国内胎儿监护权威专家郭晓辉教授及团队密切合作、牵头成立山东省首家—青岛市区县级医院胎儿心电监护专科联盟、连续举办五届电子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研讨班等形式,将胎儿心电监护技术打造成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的“金字招牌”,并探索出了产科建设“城阳样本”。

  “城阳样本” 获批国家级胎儿监护专业技术培训医院

  6月15日上午,揭牌仪式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多功能厅隆重举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诚表示,城阳区人民医院致力于胎心监护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工作,与郭晓辉团队合作先后成立山东省内首家“胎儿监护培训中心”和青岛市区县级胎儿心电监护专科联盟。此次,医院成为省内唯一一所入围全国首批16家“胎儿监护技术培训医院”的医疗机构,在“打头阵、当先锋”中彰显了担当作为,医院必将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以郭晓辉技术团队为依托,加强区域协作与交流,将胎儿监护培训及管理先进经验在全区、全市乃至更广范围内推广,更好地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局级领导吕富杰在会上致辞,他对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获得国家级胎儿监护专业技术培训医院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胎儿监护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的技术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几年来,在郭晓辉教授团队的指导帮助下,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在青岛地区有序规范推广、普及胎心监护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希望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以获得全国首批“胎儿监护技术培训医院”为契机,与郭晓辉团队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发挥行业技术引领作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市母婴安全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健康青岛作出贡献。

  深圳市胎儿监护培训基地主任郭晓辉教授致辞,她表示,胎儿监护专业技术培训医院的建设,本质是通过发挥现有临床典范价值,建设统一规范,培养专业人才。她希望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能以促进妇幼健康发展为主题,以提升电子胎心监护技术临床诊断技能为抓手,聚焦电子胎心监护技术规范建立、围产期母胎健康数据信息化建设、电子胎心监护培训体系建设三个重点,从规范化培训和指导、转化应用及推广、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逐步实现胎儿监护技术同质化,实现高质量胎监技术共享,为提高产科围产期母胎安全质量添砖加瓦。

  读懂胎心监护 成为护佑母婴健康的“吹哨人”

  电子胎心监护是目前产科进行胎儿监护的重要方法,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不仅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在子宫内是否缺氧,还能反映产科母体危急重症,如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读懂胎心监护,能及时识别母胎高危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就能为胎儿和产妇争取到黄金抢救时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方建红介绍,胎心监护判读是一项“技术活”,目前这项技能还缺少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国内部分助产机构产科医护人员电子胎心监护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作为青岛市县域临床重点专科,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一直致力于产科建设新模式的探索。意识到这个问题后,2018年,医院主动与国内胎儿监护权威专家郭晓辉教授及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提升胎儿监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胎儿心电监护技术,医院选派六批医护人员前往郭晓辉教授科室进修学习。通过持续性的培训和实践,医护人员胎心监护的判读能力明显提升,产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规范。如今产科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真正地树立起人人都是“哨兵”理念,无论是医生、助产士还是护士,都能熟练地解读胎心监护图形,对异常情况做出迅速而准确地判断,真正成为护佑母婴健康的“吹哨人”。随着医院医护人员胎心监护判读水平不断提高,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也成了这个领域的“香饽饽”。2020年,在上级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城阳区人民医院牵头成立山东省首家—青岛市区县级医院胎儿心电监护专科联盟,开启“传帮带”模式。自成立以来,已为青岛市18家联盟单位进行了规范化胎儿心电监护培训,免费对产科医护骨干进行了176人次的培训。通过规范判读电子胎心监护,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识别母胎高危因素,提升了对异常胎心监护的识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两年近万份胎监报告5分钟判读、24小时保障母婴健康

  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金字招牌”不仅仅有胎儿心电监护技术,还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首次引入并规范脐动脉血气检查、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生儿窒息评价模式、率先在青岛市范围开展胎心监护院内院外一体化管理,尤其是院内院外胎心监护一体化管理和远程胎心监护服务模式,更是受到广大孕妈好评。方建红提到,2022年4月份,产科成功启动并实施院内院外胎心监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实现胎心监护数据实时同步。无论孕妇在产科哪个位置接受胎心监护,相关数据都能迅速、准确地同步至科室的中央监护站,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实时全面掌握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做出快速评估处理。在院外,产科引入远程胎心监护服务,孕妇可以将胎心监护仪器带回家,自主进行胎心监护,监测数据将通过智能设备实时上传至医院监护中心。中心医生在5分钟内就可以快速判读并给予专业指导和建议。如今这支团队共28人,无论白天深夜都能随时判读和指导数据。“这对高龄高危产妇的帮助尤其明显。”方建红称,今年初,一位高龄高血压孕妇在家中使用远程胎心监护时,中心医护人员监测到胎心异常,迅速通知她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经检查会诊和产妇家属沟通后,决定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现该孕妇为胎盘早剥的紧急情况,最终手术圆满成功,确保了母婴安全。方建红强调:“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可能会导致不良的母婴结局。”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这样“惊心动魄”的案例早就不是个例,根据医院最新数据显示,自该服务上线以来,已出具报告近万份,其中异常报告100余份。因及时就医,妊娠风险的危险性显著下降,这些异常报告最终大部分都得到妥善解决,保障了孕妈和胎儿健康。在胎心监护领域持续积累与进步,通过大量胎监判读资源的学习和总结,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在胎心监护判读方面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对异常胎心的监护,在青岛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以教促学、以学促用 实现胎监技术共享,推动产科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底,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获批全国第一批胎儿监护技术培训医院,这是对医院在胎儿监护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特殊褒奖,更是医院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谈及未来规划,方建红表示,接下来,产科将在青岛市城阳区胎心监护培训中心及青岛市区县级胎监联盟基础上,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借助国内权威专家郭晓辉教授及团队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广该项目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医疗机构产科医护人员对胎监评估能力,实现胎儿监护技术同步化,实现胎监技术共享,保障母婴健康,推动产科学科高质量发展。同时,医院将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构建一个以产科为核心的医疗联合信息化平台,实现与联盟单位及区内医院的紧密连接,为远程医疗会诊、转诊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协作效率。“我们还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在妇女健康领域的应用,通过对胎监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整理,为制定胎儿监护相关专家共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建红称,努力实现母婴健康的精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为每一位孕妈妈及其宝宝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初审编辑:张茜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