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集团王健:将无水染色技术推向巅峰的人

2024-05-20 11:27: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晓娟

大众网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张海颖 梁孝鹏 青岛报道

他,在染色行业深耕40年;

他,应用无水染色产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中国发明专利11件、外国发明专利三件;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即发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健。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健

一九八四年七月,刚毕业的王健进入青岛即发集团,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他先后做过挡车工、水处理员、化验员等,熟悉了每一个印染过程,快速全面地掌握了技术。“那时候恨不得24小时呆在车间里,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总觉得时间不够。在没有标准光源的情况下,踩着椅子站在灯下比色”王健说。有志者事竟成,王健很快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同事这样描述王健:别人用一吨布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用一块布就能解决。

染色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是一个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行业,2014年,与染色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健,敏锐地觉得应该找到一种不用水的染色技术,为绿水青山和中国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经调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被列入集团重点研究应用项目,其染色介质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不用水、化学添加剂,没有污水排放。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的绿色环保染色技术。这项技术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发明,但没有得到实效。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多家单位也曾开展过研究应用,但都未实现产业化。王健只是一个学习染整的中专毕业生,在2014年受命组建研发团队时,最大优势是拥有做了30年传统染色的技术管理经验。

王健查看染色纱线情况

经过万余次的周期性研究试验,王健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工艺、装备、关键装置、染料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新优化了生产工艺,发明染料溶解控制技术、CO2均匀分布技术、CO2分离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制了全密封磁力阀门、全密封纱管等关键装置,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40余项,建设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示范线,染色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彻底打通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工艺路线,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水染的高耗水、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具有显著的减碳效益。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促进我国纺织行业节能、低碳、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健先后承担了青岛纺织行业绿色制造智库联合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青岛市重点R&D项目等重点项目。基于项目成果,王健先后获得“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科技一等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成果转化贡献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ITMF(国际纺织联合会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奖)等;该项目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凌文、俞建勇、王玉忠等多位教授的高度认可,并代表青岛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和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2020年“科技创新中国”领先技术名单上榜。

在过去的40年里,王健一直在即发集团的技术创新一线奋战,从事纺织染整新技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纺织工匠”“中国针织行业协会优秀设计研发人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丝毫不敢骄傲自满。我们还要在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管理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王健说,要在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事业上写下浓重的一笔。要继续创新,为我国纺织染整绿色制造技术贡献青岛纺织的力量。

初审编辑:朱晓娟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