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文联践行“三到三育”工作路径 打造艺术乡建“平度模式”

2024-04-22 08:4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昌磊

  大众网记者 王寒梅 通讯员 王雪莲 青岛报道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平度市文联围绕艺术城市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实施“三到三育”工作路径,以文艺因子培育特色村居、善育艺术场景、涵育和谐乡风,探索打造艺术乡建“平度模式”,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新气象。2个镇(街)和4处村居入选青岛市文联首批文艺特色镇街和直属文艺家协会艺术帮扶村居名单,有关经验做法在中国文联主办的《文联工作通讯》刊发。

  到村庄里去 培育特色村居“新范式”

  立足传统阵地,打造戏曲特色村。地瓜戏起源于清朝末年,是平度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2021年入选第六批青岛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平度文联以当地民间特色文化为基础,推进“戏曲特色村”建设,在明村镇孙正村建设戏楼,让传统阵地赓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创造性转化赋予时代新职责。明村镇目前已成立地瓜戏剧团,拥有200多名会员,创作了《刘公案》《打炕洞》《老来福》《唱唱俺的家乡好》等地方特色剧目,每年为群众演出上百场,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激活群众“艺能”,打造村晚特色村。坚持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组织开展了青岛市第二届农民诗歌节、山东省农民戏剧展演月、农民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并在迎春展等大型综合文艺活动中持续扩大活动辐射面,将展览办到村委大院里、将文艺作品摆到集市上,切实提高农民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度。同时,发挥“村晚”的资源集聚力,将群众文艺展示与文旅节庆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内容相结合,让“村晚”成为更多民俗活动、节庆的标配。

  挖掘村志底蕴,打造民俗特色村。用好家门口的特色传统文化,尤其是泥塑、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通过在村里设立民俗展区、开设民间文艺公益课堂,打造文艺实践创作基地、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青岛市非遗工坊等,吸引大批学生、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民间文艺。邀请外国友人参与体验传统文艺创作,剪窗花、写福字等,通过VCR、纪录片等形式将民俗特色村传播到了海外。

  到田野间去 善育艺术场景“新生态”

  提炼农旅特色,增添观光路线新亮点。组织文艺家协会深入镇街,结合本地人文乡情、自然风貌,以艺术视角提炼乡村特质,打造特色艺术场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联合青岛市美协、青岛市壁画协会到响山潘村创作大型壁画,打造“最美民宿村”。深入大泽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墙绘工作,美化葡萄种植园区的农业用房、水房等面积达300平方米,打造最美“乡村振兴示范区”观光路线,助力大泽山镇获评“中国最美村镇”。

  拓宽共建路径,增添文艺创作新动能。强化与镇街乡村合作共建,让更多文艺工作者到基层一线,在乡村土地的滋养中不断创作接地气、有生气的精品力作。在店子镇桃源养生谷建立民间文艺作品综合展厅和文艺家创作展示基地,打造美术写生基地,为艺术爱好者提供采风、创作、交流、展示的固定场所。每年常态化组织文艺家赴两髻山、御驾山等地写生,催生出山水画长卷《妙境升紫霞,翠峰藏名府》等一批撼动人心的佳作。

  定格惊艳场景,增添“网红”打卡新地标。立足深层次挖掘、搜寻、记录域内风景名胜、历史人文资源,定期组织摄影家协会开展文旅采风活动,用艺术的眼光和专业的视角挖掘平度乡村的特色亮点,通过专业摄影照片对外展示平度文旅形象,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游玩,赋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利用各大新闻平台和发表渠道,加强摄影作品的对上宣传和参赛推荐,乡村主题摄影作品获得第十届山东省老干部艺术节摄影大赛二等奖等优异成绩。

  到群众中去 涵育和谐乡风“新常态”

  弘扬传统美德,筑牢和美家庭立家之本。坚持以文化人,组织带领艺术家们在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重阳节期间,组织村庄开展慰问大走访、文艺表演、书法下乡、为老人画像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尚。开展山东省第六届农民戏剧展演月活动,《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婆媳情》等精彩节目走进乡村集中展演,为广大农民带去戏剧盛宴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共建和美家庭,有效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

  宣讲村规乡约,打通和睦邻里相处之道。将文艺公益演出与政策宣讲、惠民服务、情感交流融为一体,推动村规乡约深入人心。发挥地方戏曲的礼乐教化职能,以胶菜河风情及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为蓝本,将政策法规、村规乡约等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简洁易懂的地瓜戏唱词。组织戏剧团成员到各村镇开展公益演出,让群众在亲切乡音中理解新政策、增强法律意识。

  搭建服务矩阵,夯实和洽村庄共建之路。依托村镇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围绕“国是家”“勤为本”“诚立身”等主题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创作了《许世友解放平度城》《说平度》等一批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的文化作品。同时,培训群众文艺人才,组建了村级文艺队伍,成立了各协会分会(俱乐部),在村内开展戏曲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坚持走进乡村、走进庭院、走进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80余场,宣传政策2万余人次,凝聚起推动乡风文明的强大能量。

初审编辑:尚超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