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利和萃取”:打造东西协作精准产业扶贫的“城阳样板”

2020-11-09 09:05:4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欧阳继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欧阳继潇 通讯员 迟弈 青岛报道

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和萃取”)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涵盖超临界萃取设备研发、制造,萃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科技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在利和萃取,有一股坚定的信念贯穿企业发展始终——“以经营促党建、以党建促经营”,一直以来都是利和萃取发展的行动指南。近年来,利和萃取以党建先行,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打造了青岛陇南东西部协作帮扶的“城阳样板”。

书记领航,民企党支部关键时刻能扛鼎

今年9月29日,城阳区批准成立首批两新组织优秀书记工作室,其中便有利和萃取的党支部书记张永昌的工作室。张永昌工作室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引领作用,坚持服务一线员工,凝聚社会力量、夯实党的基础,促好企业发展的理念,使工作室成为了党建资源的分享园、党建工作的智囊团、党建创新的实践地、党建力量的孵化器。

张永昌说,公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许多暗流和险滩,在这条路上,党建成为了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原动力。企业创立不到三年,利和萃取就成立了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而每当到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做企业的扛鼎者。

大海航线靠舵手,张永昌正是那个义无反顾扛起责任的领航员。在工作中,张永昌带领支部党员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的结合点与有效载体,把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二三”党建工作方法,即“一个核心、两个培养、三个面向”,“核心”即坚持以党建推动企业发展;“两个培养”指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三个面向”是面向党员、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切实提升了品牌外在影响力、知名度和内在的号召力、感召力。

2018年4月,张永昌作为城阳企业代表跟随城阳区委书记王波到成县考察,经过对当地资源的充分了解,领导给出了依托萃取产业的长远规划,最后利和萃取陇南项目在陇南落地。

2019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实地考察到开工建设,仅仅只用了1年时间。

2019年5月,王清宪书记在陇南考察时给予利和萃取陇南项目极高的评价。利和萃取陇南项目树立了利和萃取党支部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第一面旗帜。

扶贫2.0,从原材料采购升级到产业扶贫

甘肃陇南山大沟深,重峦叠嶂,虽有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生态,但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让这里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6年10月,中央确定青岛市结对帮扶甘肃陇南市,而2018年启动的“陇南利和萃取”项目,便是青岛与陇南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代表。

陇南利和萃取正是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肃陇南开发区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该项目也是青岛市与陇南市东西协作扶贫青岛帮扶陇南正式落地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项目通过企业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萃取精华,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食品、餐饮、日化、保健品行业得以广泛应用。项目将建设年处理花椒、当归等农作物5000余吨的全自动生产线,预计年产值8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以上,可吸纳120人就地就业,通过花椒采购可惠及当地农户50000余户。

在多年前,利和萃取就通过原材料采供的方式帮扶贫困山区,累计至今,利和萃取已从陇南山区采购了500多吨农作物,实现年采购额超3000万元,间接带动了上百农户创收。

然而,陇南山区山路狭窄,交通不便。每次采购人员前往陇南收购花椒,都需要在兰州飞机后坐长途大巴来到陇南,再转中巴进山入村,耗时近3天时间才能到达村庄。个别狭窄隧道口还有落石风险,采购艰辛可想而知。

这个项目的建设,意味着扶贫工作从原先的原材料采购转变为产业扶贫,不仅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而且能够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脱贫。

张永昌带领公司党支部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相结合,开拓出“企业+基地+市场+互联网”的科技创新扶贫模式,将科技与农业高度融合,发挥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技术钻研专注优势,深加工提升农作物经济价值,带动农民扩大种植、产业脱贫。

这是扶贫工作升级后的2.0版本,改变了过去渠道少、运输难、客源不稳定等零星销售的弊端,也让支援地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红色引擎”加足马力,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为了充分发挥起党组织和党员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项目建设党建工作的互动发展、和谐双赢,利和萃取特别成立了陇南临时党支部。

今年是陇南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带动农户脱贫的第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项目启动带了种种困难,利和萃取的党员干部没有退缩。书记张永昌安顿好青岛工厂防疫工作后,带领技术人员迅速投身陇南工厂。青岛至陇南的航班停飞,就乘坐火车、汽车层层辗转。他们不仅给当地红十字会带来了400套防护衣,而且为工厂所在的韩庄村捐赠了防控资金。

张永昌和陇南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冲在车间第一线,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与员工同心协力,使得陇南工厂于2月底试产成功,跑出了复工复产的“加速度”。

试产成功后的陇南工厂,能够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对陇南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在餐饮、食品、日化、保健品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不仅能够促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当地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将扶贫工作由“输血”变为“造血”,有助于稳定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重富脑袋。利和萃取将青岛本部工厂的自主知识产权设备、生产流程、质控模式复制到陇南,还将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食品安全理念以及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带到了陇南,带动了当地生产经营观念的提升。

在践行产业扶贫的同时,利和萃取还特别注重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意从当地招聘了一批贫困人员来到青岛母公司,与其他员工一起进行半年的实地培训,在工作中安排与母公司员工一起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员工内训、技术交流等提升技能的活动,同时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增强业务基础知识,力争成为骨干人才。提升其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其在劳动中脱贫。

此外,利和萃取党支部还通过慈善机构向当地学校提供贫困学生学费捐助,希望鼓励支持他们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劳动改变家乡。

在企业的发展中,张永昌的书记工作室带领的党员们成为了关键之年的扛鼎者,在青岛陇南东西协作扶贫中,青岛利和萃取党支部更是成为了“产业扶贫”的冲锋者,将支援地农产品资源优势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解决了以往“渠道少、运输难、客源不稳定”的零星销售弊端,并实现了“产地直销+订单式种植+产业链协同”三位一体的集群式共生共赢关系,帮助贫困地区形成自己的产业闭环,自己“造血”,摆脱了对外界“输血”的依赖。这一发展模式,对支援地农产品提质增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标杆意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