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银行动态 > 青岛银行

青岛银行H股上市一周年纪实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6-12-03 10:50:00

关键词: 青岛银行;H股上市;一周年

  大众网青岛12月3日讯 12月3日,对于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青岛银行来说,又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就在去年的这一天,青岛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866.HK),成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银行,自此,青岛银行快步走上了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截至2016年6月30日,青岛银行资产总额为2070.66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98.31亿元,增幅10.59%;各项存款为1263.00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09.78亿元,增幅9.52%;各项贷款总额为809.46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82.50亿元,增幅11.35%。实现拨备前利润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17.5%。

  凭借着优异的业绩表现和“治理完善、服务温馨、风管坚实、科技卓越”的经营特色,青岛银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荣膺世界银行1000强(353位)、亚洲银行300强(172位)、位居中国银行业协会“中资银行100强”第51位、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城商行第5位。

  新征程再出发 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上市并非只是融资解决资本金问题,最重要的是,国际投资者对我们的持续关注和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推动我们明晰发展战略,提升经营管理和盈利水平,坚定的沿着我们特色化和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前行,最终实现我们的可持续稳健发展,以此回报对我们寄予厚望的投资者、股东、客户。”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对于H股上市看的更远更深。正是基于这种长远发展的思路,引导着青岛银行以上市为契机,不断深化经营管理,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服务温馨”是青岛银行的兴行之本。“青岛银行要为客户传递有温度的服务。”青岛银行服务监督中心总经理赵荣在今年山东省首届品牌建设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中如是说。作为唯一一家参加今年山东省品牌大会、并做主题发言的银行,青岛银行确实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青岛银行不仅成立专门的服务监督中心统筹管理全行服务工作,而且从2010年起,每季度召开服务评审会,针对存在的服务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同时,继续探索“普惠金融”的实质,实施多项惠民政策。在严格执行银监会多项免费惠民服务基础上,2016年全面改善挂失的服务流程,对个人账户挂失免费;立足社区银行,每个机构成立了“登门服务”团队,将服务延伸到了柜台外、家里、敬老院、医院等处,为特殊人群提供及时方便的、高质量的、有尊严的金融服务。

  “风管坚实”是青岛银行的夯基之策。在发展中,青岛银行清醒的认识到,风险理念的培养是风险管理的起点,要贯穿到整个企业和全体员工,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因此,青岛银行在做好各种传统风险管理措施的同时,独辟蹊径,深入开展风险文化和合规文化建设。青岛银行连续6年开展季度内控评审会、“本周我巡视”、“今天我发现”、晨会演讲等主题活动,多年开展“虚拟支行”替岗审计模式,使“一切业务不能凌驾于风险之上”和“合规是一切业务准入的前提”的风险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合规意识成为常态,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各类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案件。该行“虚拟支行”、“五个三工程”等案防经验曾在银监会内网转发。

  “科技卓越”是青岛银行的焕新之选。青岛银行坚持信息科技投入和建设,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6亿元,打造了一个健康、高效、不断自我完善的金融服务平台,2016年9月26日,青岛银行自行设计和自我管理的、涉及全行全部68套业务系统的新客户服务系统上线,建立起融合了网点转型、用户体验、流程优化、系统架构重整、满足客户海量多变业务需求、灵活高效且安全可靠的IT支撑系统,加速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变革。持续的投入和长期的重视,使得本行科技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不仅连续4年(2012-2015年度)荣获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成果奖,是首家获此奖项也是唯一一家连续4年获奖的城商行,更重要的是青岛银行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也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借口银行”全面发力 打造最便民的零售银行

  接口银行在青岛银行的业务发展中,特别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零售业务由“散兵化”向综合化、批量化迈进,全方位、立体化地深入市民生活,提供综合化的系列产品,打造最便民的零售银行。

  正如刚刚在12月1日参加银监会第85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青岛银行董事会秘书吕岚所讲:“接口银行是未来青岛银行业务发展的支撑,也是青岛银行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借助接口银行批量获客交叉销售的业务模式,青岛银行的零售业务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上半年,零售金融资产达到907亿元,较年初增长14.7%;零售客户增长迅速,突破300万户;零售贷款达到213亿,比年初增长26.3%;上半年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达到6.04亿,同比增长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零售业务在过去三年发展速度非常快,无论是金融资产、贷款还是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20%。

  “接口银行”是将青岛银行的业务平台与合作方的业务平台实现IT系统的对接。接口平台搭建之后,既满足合作方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使我们通过系统的对接锁定合作方业务的同时获得客户资源,实现了批量获客,并依靠大数据进行后续持续的交叉销售。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目前青岛银行的合作方包括了政府机构、民生行业、港口、医院、大学、园区、校区、社区、大型核心集团客户以及同业等,已经搭建了交通体系、医疗体系、云缴费体系、园区支付体系、核心企业网络融资平台、资产管理体系等六大接口平台。

  2016年,青岛银行“接口银行”批量化获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交通体系方面,我们在2015年底成功首发了地铁联名卡,启动了百万市民免费发卡计划,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到目前,地铁联名卡已经突破了100万张。公交合作成为新的客户增长点。在医疗体系方面,以一卡通项目打通银医合作的壁垒,拓宽批量获客的新渠道。2016年 “银医通”项目正式启动运行,并在全省迅速复制。在核心企业网络融资平台方面,供应链金融发展初见成效。今年我们已经为可口可乐、蒙牛、百雀羚等7家国内知名的快消品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发放了贷款,实现了线上借款、还款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云缴费方面,实现了帐单缴费、物业缴费、幼儿园等30多个项目的自助缴费,极大便利了市民缴费。在园区支付体系中,自主开发了国内创新的食堂管理软件,已经在6家园区、5所校区以及10个社区推广开来。在资产管理体系方面,上半年已经签约13家省内的金融机构,通过山东省内金融联盟发行和管理理财产品共43期,销售金融5.29亿元。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推进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特色

  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之路。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号召,青岛银行优先发展“绿色金融”,不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及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强化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致力于将青岛银行打造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绿色信贷银行。2016年3月,青岛银行成为全国绿色金融债首批试点行,也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绿债发行资格的城商行,并于3月和11月成功发行绿债共计80亿元。

  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路径。2016年,青岛银行以PPP项目、城市发展基金业务为主攻方向,积极参与政府类项目招投标业务。同时,立足全省,梳理了基金托管类业务流程,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参与省内多个政府股权引导基金托管项目。深入推进“融创合赢”业务品牌,继续聚合资源为拟上市企业、重点项目、新三板企业等提供融资融智金融服务。

  助推青岛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去年发起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辖省份24家金融机构组成的“一带一路”金融联盟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开展流动性互助合作,共享流动性管理经验;借助丝绸之路海关通关一体化开展跨区金融合作,探讨开展跨区域的银关业务合作、银港业务合作;启动专项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的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参与成员范围;牵头发放银团贷款,提供多元金融服务。同时,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2016年,经银监会核准由青岛银行与其他三家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了青岛市首家金融租赁公司——青岛青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加快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成长和战略新兴产业。在全国首推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贷款业务,银行、保险、担保公司三方按照6:2:2的比例分担风险,这是本地科技金融融合的重要试点与尝试,对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科技型企业无抵押资产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力推动“科易贷”发展,服务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和青岛市产业技术政策的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重科技、轻资产导致的缺少贷款抵质押资产的难题,为科技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促进科技企业发展。自推出以来,已累计为近2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扶持贷款近3亿元。在中银协《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及社会责任工作表彰会上,青岛银行小企业“科易贷”贷款产品获得 “2015年度全国服务小微五十佳金融产品”称号。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潘文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