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今日头条

平安人寿的“撑”之道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7-09-07 10:41:00

关键词:

  大众网青岛9月7日讯 近日,全国百城报刊陆续出现一则仅有一个“撑”字及五句自白故事体的公益广告,并且各个城市的故事体各有不同。据了解,这是平安人寿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撑书撑少年”捐书公益活动先导悬疑广告,旨在号召公众参与向乡村少年捐赠图书的“幕天捐书”大型公益活动。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对此讲到:“我们期望能带给公众人人可行的公益体验,感知公益,参与公益。”

  公益:为乡村少年而撑

  今年9月始,平安人寿以“撑”为话题,在报纸、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打响了一轮公益战役——幕天捐书“撑书撑少年”公益行动,号召人们关注教育公益。9月7-9日,登陆平安金管家APP参与“撑书撑少年”公益行动,上传个人头顶撑书图片并@三位好友参与挑战即可。

  “撑书撑少年”生成个性互动海报

  与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一样,“撑书撑少年”定位为一次身体力行的公益活动,希望传递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公益理念——用阅读、知识与爱的力量,平衡城乡教育之差距,力撑少年向善向上生长。

  作为“撑书撑少年”的发起方,平安人寿在企业内部掀起了一次“撑书”风潮。活动期间,“幕天捐书”以平安金管家APP为依托,以平安人寿客服门店为载体,集结百万人之力,发动起员工、代理人以及客户,建立“平安企业一起捐”队伍,并将募集到的善款用于运送更多好书,撑起更多乡村少年的读书梦想。

  2017年,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在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理事会“扶贫先扶智”精神指导下,平安人寿联合幕天公益发起了“幕天捐书”项目,依托其130余万代理人队伍以及平安金管家APP平台,以平安客服门店为书籍流转中心,致力打造“全球最大书籍捐赠公益平台”,帮助乡村少年们获得向上成长的力量,形成了独具平安特色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目前,幕天捐书已建设近4千个图书角,筹得90万册图书,送出70万册图书,撑起14万乡村少年的读书梦。

  保障:为关怀生命而撑

  今年7月31日,《财富》发布2017年度中国500强榜单,中国平安凭借7124.53亿元的营业收入及623.94亿元的利润,名列榜单第5位,较2016年上升3位。在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看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撑”为主题来定义这次公益行动,不仅为乡村少年的未来而撑,更表达出平安人寿为公众的健康、平安而撑的决心。平安正是希望通过保险产品为亿万客户及其家庭遮风挡雨,撑起风险。

  数据显示,2016年,平安人寿总赔付超160亿元,结案240余万件,豁免保费近18亿,让数百万家庭获得经济救助。

  从社会公益到金融保障,从保险产品到社会责任,平安将“撑”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我国的贫困县乡,投保难与理赔难,一直是保险服务的两大痛点。为了服务好这些贫困县乡的风险,平安人寿积极展开行动,在2011年以来持续推进基层保险服务网点建设。在6年里,新设县乡网点近800个,覆盖全国22个省份,1300多个县城市场,并累计培养了34万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为县乡客户提供保险服务。

  在重大灾难前,平安更是毫不怠慢,一撑到底。今年8月中旬九寨沟地震,无畏风险的平安,第一时间撑起后援大伞,前往灾区一线勘察慰问,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全速理赔,主动用行动践行“爱”的支撑。

 

  工作在一线的平安员工

  服务:为简单生活而撑

  对平安人寿来说,除了以保障关爱生命、支撑风险之外,其业务已从保单“物”的经营,转向了关注客户本身“人”的经营。依托平安金管家APP、智享门店等平台,平安人寿围绕“医、食、住、行、玩”等”等多维度生活场景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一站式的生活服务。

  在“科技引领金融”的理念下,平安已建立起金融科技驱动的业务模式,朝着“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砥砺前行,让越来越多的客户享受到简单极致的服务。

  据悉,2017年是平安的服务年,平安人寿在互联网时代顺势而为,通过流程创新、大数据模型、智能理赔等新科技,推出极速、极简的尖刀服务——“闪赔”。从提交申请、理赔审核,到理赔款到账,整个流程只需30分钟,平安人寿理赔服务迈入“以分钟计时”的新时代。目前,“闪赔”已服务客户超20万人次。

  随着“闪赔”等尖刀服务的推出,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化、安全4大技术领域的聚焦,人工AI、人脸识别、区块链技术等新科技,被广泛应用到服务中,让平安有足够的底气宣布:“极智服务”时代已来临。

  这样一种平安式的“极智服务”,不仅涵盖在生活产品层面,更深入至精神人文关怀。“幕天捐书”正是其提供的一种公益服务。作为平安人寿的公益品牌,幕天捐书通过“好书分享、义工报名、门店捐书、上门收书、捐步筹书”等,倡导企业与客户一起做公益,汇聚爱心,传递正能量。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平安人寿也于今年四月向全社会推出了“读家生活”阅读服务,成立了由敬一丹、海霞等22位社会名人组成的“全民阅读专家委员会” ,并推出平安书院、阅读地图、阅读红包、百城读书沙龙、少年读书说等活动,仅用四个月就吸引了超过2500万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阅读体验。

  平安门店为客户提供的捐书服务

  面对互联网公益的新浪潮,平安深入挖掘品牌公益的核心价值,与时俱进,以体验式互动的新思维升级活动内容,以互联网工具革新活动形式,让传统品牌公益活动展现新貌。此次,“幕天捐书”发起“撑书撑少年”公益行动,就是一次有力的探索。

  丁当说到,“提高社会福祉是企业最大的善。”怀抱着这样的企业文化,平安人寿通过“幕天捐书”,将员工、代理人与客户连成一线,在分享阅读、捐赠好书的同时,产生出有温度的互动,迈向共联的精神成长。丁当表示,“我们希望举公司之力推动全民健步走和全民阅读,倡导公众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不仅要强健其体魄,也要文明其精神。”

  平台:为人才创业而撑

  根据平安2017年年中报披露,平安人寿代理人的月均收入已达7218元,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平均收入,人均产能也达到12438元每月,位居行业前列。

  目前,已有超过130万人正在中国平安的平台上,开创着自己的事业。

  “创造就业,是当前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国家部委领导经济学家龙永图先生曾如此道。对于平安来说,庞大的代理人群体,大幅度地带动了社会的就业与创业。

  平安素有中国保险业界“黄埔军校”之称,早在2006年就建立起平安金融管理学院。多年来,平安已建立起以课程体系、管理体系、资源体系、师资体系为支柱的专业、系统的培训平台,并赢得了“保险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针对社会中高层次人才,平安人寿则特别推出“优才计划”,希望招募一批具有经营意识和管理潜能的人才。针对“优才”,平安将对他们开展专业培训,给予财务支持与福利保障,帮助其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客户经理”或是“专业的团队管理者”。

  以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为例,自2013年5月推行“优才计划”以来,已招募近10000名优才人员,原职业涵盖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企业主、财务等行业。今年刚刚升级的“平安优才主管养成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一批25 岁-45 岁的有识之士,在平安综合金融强大平台支持下,通过阶段性专属培养,使其有机会在1-2 年内成为优秀的业务主管。通过“优才计划”,平安人寿不仅为寿险行业创造出一批新鲜血液,更帮助个人成就更高的事业梦想。

  在互联网+综合金融的大背景下,平安也进一步推进知识向价值的转化,在实现员工个人增值的同时,也实现公司、客户、员工利益的共同增长。

  秉承着对员工负责的原则,平安于2014年推出了移动学习平台“知鸟”,创新整合学习资源,帮助员工高效主动学习。2015年,“知鸟”更是一举包揽被誉为人力资源领域“奥斯卡”的美国布兰登霍尔卓越奖“最佳移动学习应用”金奖和“领先学习技术”铜奖。如今,“知鸟”从满足130多万平安人的需求出发,成为了超1000家行业标杆企业的移动学习平台,同时将在未来陆续接入“平安远程支教”与“幕天在线”等教育公益项目,让共享的教育资源惠及全社会。

  愿景:为“最受尊敬”而撑

  担家庭之忧,负公益之责,塑社会之义,一直是平安践行的价值观。在丁当看来,“撑公益”、“撑风险”、“撑服务”与“撑创业”,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体现了平安的社会企业责任。丁当认为,真正伟大的企业,应该是通过产品、理念、服务等,去提升一个国家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去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和正向价值观的塑造。这正是平安人寿的愿景,运用自身力量,去撑一个“受人尊敬的寿险公司”。

  抱着这样的信仰和梦想,在“撑书撑少年”公益行动中,平安人寿联合幕天公益发动上百万代理人、上亿的客户及公众,共同汇聚力量来做这件暖心的好事——为乡村少年筹集善款,送出更多课外好书,让少年们以阅读触摸世界,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李嘉宾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