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今日头条

粤沪等地再造金融开放升级版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7-07-05 09:55:00

关键词: 粤沪;金融;开放;升级

  记者日前获悉,在监管层密集发声推进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等地正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探索打造区域金融开放升级版。这些正在推进中的政策包括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探索区域内的金融综合协同监管试点等。

  据记者了解,广东自贸试验区目前正在探索的金融开放、金融创新政策包括:建立资金跨境流动管理机制,探索离岸在岸清算结算,清算结算的规则标准、法律规则标准、跨境资金监督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信息互享等平台研究,以及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融资便利化,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在重点探索深圳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化深港金融合作、加快建设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20条先行先试政策。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的重点则是,推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向浦东新区全区覆盖,拓展账户的跨境功能。同时加快构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就在不久前的6月28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布了《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这也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在加强金融政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自制定的区域版金融创新政策着重突出其区域特色和优势。如广东自贸试验区在不同片区的金融开放政策各有侧重:前海蛇口片区在抓紧落实上述深港金融合作20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区域内小额多币种流通,银行机构同业拆借和建立货币交易中心等创新。

  南沙片区则探索加快以碳排放权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落地。横琴片区探索在多币种银联卡、粤港一卡通的基础上,加强与澳门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广东自贸试验区未来在与香港和澳门的金融业合作上还有很大空间。

  粤沪等地在探索区域金融开放政策的同时,也着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如广东自贸试验区提出探索在前海开展金融综合协同监管试点,探索离岸在岸在反洗钱等方面的协同监管等。

  金融服务业开放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另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近日上线。其中,“北向通”于7月3日上线试运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再迎里程碑事件。

  近期,监管层也密集发声表明了金融业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态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2017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全球经济危机告诉大家,要防金融危机,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性,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现象均不得宽容,而不开放、不竞争往往纵容了低标准。为此,金融服务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竞争性服务业的属性已十分清晰。”周小川说。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也在同一场合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防控金融风险任务艰巨。证监会将继续坚定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以及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当前正是中国金融加速开放的好时机。金融行业开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服务市场的开放,二是资金的流动开放。

  一些自贸试验区成为金融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在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不断简化外汇资金池管理,支持中小型跨国公司对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进行集中运营管理。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三年以来,先后推出了金改51条和40条,其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的简化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汇业务、取消境外融资租赁债权审批等14项已复制推广至全国。

  记者了解到,上海、江苏、四川等多地最近发布了地方版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新政,其中均对金融业的外资开放做出部署。

  业内专家表示,在地方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待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后再进一步推广和复制,是一条比较审慎稳妥的金融开放路线,也有助于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于欣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