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书法家潘海澄:行走在书画艺术孤独的路上

2018-10-18 17: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青岛10月18日讯 (记者 潘文强)古今中外各类艺术的演变和发展,诠释出一个事实:艺术人生,人生艺术,孤独的艺术人生定有卓越的人生艺术。西方艺术史上的塞尚、凡高等均是孤独的艺术大师,中国自古至今不胜枚举。寻求一种空灵的心境,不为世俗所烦扰,成就自身那份孤独的艺术追求,潘海澄就是当代青年书法家的杰出代表。

  “孤独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修为。”潘海澄如是说。作为青年书法家,潘海澄字琪琳,别署木浮生,生于中国书画之乡山东潍坊,青岛书画家协会的发起人、监事长,拥有一个孤独而又内心丰富的艺术人生。

  尘世喧嚣,对从事书画艺术创作的人而言,积极的选择孤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书画前辈的精心传授和大都市的习染理应为潘海澄人生之路的选择起到很好的铺垫,但这些丝毫没有改变他潜心艺术的初衷。颇有渊明遗风,与其说是对山水孤独的眷恋和以书画遣怀的人生态度,倒不如说是潘海澄将书画艺术视于学术和生命久虑的积极选择。“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仰望前贤时的傲气傲骨,“我就是我,不一样的人家烟火”则是对自己的艺术选择充满着自信的快意。“更何须再求胜迹”不是简单的艺术情怀,更是对人文意念积淀的一种反思。

  潘海澄的书法绘画艺术是孤独的,他的书画艺术是率拙的、深沉的、精厚的。从他铿锵的作品中,初看以为其书画消遣浮生的志趣,是一种“无为而为”的精神境界,但仔细品味其内心的孤独并未溟灭他内心深处一种强烈的艺术追求,他没有以书画消遣浮生,而是以书画丰富和充实人生。依托其孤独的艺术之旅,是其人生心迹的真实写照。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见到其独立意义上的类漫画,与中国画传统意义上艺术思想的观念是相吻合的,这是深厚的出世思想和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是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精髓在他身上的集中体现。从他的绘画轨迹和作品映射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固然重要,但艺术作品本身能打动人的更多的还是创意。“十年不到云深住,只恐青山也笑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宣泄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潘海澄作品的“道”是什么呢?是对现实的忧思,还是对未来的些许期盼;也许都有,也许什么都没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仅此而已。

  “一样无知己,霜高明月秋。”心境的变化,可以感受,“久在樊笼里”的心境,可以体会;他的作品,时而萧疏“墨点无多泪点多”,时而深沉,时而铿锵,将零散的艺术语言构筑了其作品凝厚的苍古意境。 

  百炼成钢、凝成自格是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是他个性的彰显。他仰慕古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自我价值追求,对待艺术的态度,让他内敛、孤独、忧郁、深沉。这些情怀正是“慎独”思想的沉淀。

  他就是他,不一样的他。他的作品值得慢慢体会、感受、推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