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岁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 扭出新时代精气神

2019-09-05 16:0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刘丹 王熠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技艺的保存和发展,更是代代相传中,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走近青岛非遗,传承民族记忆”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5日讯记者 刘丹 王熠)“胶州秧歌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过去用作热场,又被称为‘跑场’。”8月23日,胶州秧歌第六代代表性传人,同时还是胶州秧歌国家级传承人的吴英民,说起胶州秧歌如数家珍。

胶州秧歌节。摄影 王昭脉

吴英民和弟子们

吴英民教授弟子们秧歌的动作

  他介绍,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传统的胶州秧歌分为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小戏秧歌以小戏为主,有“九腔十八调”的艺术特色,但小戏秧歌现在面临着推广不开的难题。“小戏秧歌是用方言演唱,以胶州为例,胶西、胶东的方言都不一样,更别说全国范围推广了,胶州秧歌流传多年,推广出去的就只有原本用来热场的秧歌舞蹈了。”
  另据胶州秧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淑秋介绍,胶州秧歌可以说是“最美的秧歌”。胶州秧歌注重男刚女柔,比其他秧歌多了一个“柔”,姿态、动作、眼神都更有风情,素有“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说法;不同行当的舞蹈动作也不一样,舞蹈动作有“翠花扭散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等,各有扭法,有机结合,一丝不乱;此外,胶州秧歌有“文秧歌”和“武秧歌”两种,“武秧歌”把武术动作技巧揉进秧歌中,具有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更具观赏性。

吴英民早年在家教三个女儿跳胶州秧歌(资料照片)

李淑秋早年作为秧歌队成员参加比赛后留影(前排左二为李淑秋)

李淑秋和徒弟们组成的秧歌队

非遗夏令营中的孩子学习胶州秧歌

  现在,胶州秧歌正面临着传承的高潮。吴英民回忆说,生活困难时期,胶州秧歌陷入了低潮期;改革开放时期,大家纷纷下海,胶州秧歌的传承受到冲击;现在政策的扶持,使非遗项目的传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此外,传承人的坚持也是推动秧歌传承的重要因素。吴英民感慨道,改革开放初期,他76岁的恩师——胶州秧歌第四代传人李敬娴,被诊断为癌症晚期,病榻上的师傅一心惦念着胶州秧歌艺术的传承,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恩师曾对他讲:“如果秧歌在我这代人身上失传,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成年人离乡下海了,那就从家里的孩子们抓起,与学校沟通、合作,利用学校的课外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培训。面对现实难题,想办法、创造条件也要把这项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最重要的,是人民自发的积极性。“现在生活真正好了,大家无忧无虑,扭秧歌可以当做乐趣,还可以锻炼身体,现在都不需要组织,大家自发地就扭起了秧歌。”吴英民说,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秧歌的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了,“以前扭秧歌,可能会被歧视,家里公公婆婆可能不支持,现在,公公婆婆都亲自上场扭起来了。”
  “现在社会形势各方面都好,群众把发自内心的喜悦扭出来、唱出来,也是发自内心地歌颂社会,在胶州和周边地区,掀起了学秧歌、扭秧歌的高潮。”据吴英民介绍,除了当地的艺术团在扭胶州秧歌,1996年,胶州秧歌也被北京舞蹈学院列入大四课程;近几年,吴英民还带领着秧歌队扭上了国际舞台,在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都留下了胶州秧歌的舞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