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茂腔半个世纪 张梅香让“胶东戏曲之花”花开胶州

2019-09-03 17:01:00 来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 作者: 王熠 孙秀青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技艺的保存和发展,更是代代相传中,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走近青岛非遗,传承民族记忆”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3日讯(记者 王熠 见习记者 孙秀青)一袭蓝衣,她缓缓登场作掩泪状,一声“大人呐”,便愁肠百转,一个活生生的“郑月素”形象就当下分明了。这是张梅香从艺46年汇报演出《罗衫记》时的场景。岁月的洗练,让她和角色融为一体,戏中人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让现场观众的思绪随婉转的茂腔,穿越千年。

《东京.赵美蓉观灯》剧照张梅香饰赵美蓉。

张梅香从艺46年汇报演出《罗衫记》

  当记者采访到茂腔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张梅香时,1970年参加剧团从事茂腔艺术表演近50年的她现已年近古稀了。她精神矍铄,艺术的熏陶给她的晚年打上优雅的底色。当谈到茂腔时,她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激情,像多年前最开始接触茂腔时一样。
  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女音尾声大凡高八度,男声女声同调不同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动人,单纯易学,加上伴奏乐器简单,很容易在群众百姓中传承、流传。
  1970年,胶州剧团招生,张梅香闻讯赶去报考,被当时的主考之一、后来成为茂腔国家级传承人的曾金凤老师选中,从此进了剧团学唱茂腔。1976年剧团排练的新戏《朝阳沟》是一部从豫剧移植过来的大戏,张梅香只有一周排练时间。从背台词、逐字逐句推敲唱腔,到反复琢磨每一个身段和眼神,年轻的张梅香用足了心思,拼尽了气力。一周后,《朝阳沟》如期登上了舞台,几乎场场爆满。

张梅香与胶州“尚贝幼儿园”的孩子们演出之前排练

张梅香与胶州市常州路小学茂腔特长班的学生们在一起

  1981年,她主演的茂腔创作戏《燕双飞》到省里参加第一届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即获得表演二等奖;1986年,她主演的《弘文才女》、《金嫂子》获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表演一等奖;2002年,张梅香参加国家“国花”杯中青年戏曲演员表演大赛获“十佳花旦奖”……就在2011年,60岁的她还到上海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红戏会”展演活动,演出的现代戏《红嫂》获得优秀表演奖。
  退休之前她一直在表演的第一线,每天都要演三四场戏。“我经常半个月出去汇演不回来,平时还要带学员练基本功。”退休后,她去剧团辅导青年学员,帮他们排戏;她还在胶州市老年大学和黄岛市老年大学开办茂腔艺术班,学员有几千人,他们有的办起剧团,有的在社区成为文艺骨干。除此之外,她还大力推进扶贫募捐、戏曲进校园等社会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青年人开始喜欢茂腔。
  张梅香还说“戏曲要从娃娃抓起”,她在当地的职工幼儿园、胶州市常州路小学等办起少儿茂腔培训班,从压腿、走台步等基本功,到唱腔、表演、身段、唱念做打等,全部言传身教,此外,剧本创作、舞台布景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都作为茂腔不可缺少的部分进行传承。她培养的学生,有的考入山东艺术类院校,有的考上了茂腔剧团,还有的拿了戏曲比赛的一等奖……
  当问到张梅香老师在茂腔的传承过程中有无困难时,她表示,以前的物资匮乏,传承茂腔有一定困难。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需求也提高了,茂腔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受政府的财力物力支持,没有后顾之忧。“以前觉得唱戏没有前途的人,现在排队进剧团。”张梅香老师的话里有对未来茂腔光明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