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也是一种服务” 食品执法守护舌尖味道

2018-03-15 16:0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

王厚宝进行执法检查。

王厚宝(左三)和同事对各大超市食品货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王厚宝(左)和同事开展专项检查。

  ——访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食品执法科科长王厚宝

  大众网胶州3月15日讯(记者 王艳)“执法也是一种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执法。”在从事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以来,王厚宝一直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热诚服务,方便群众,在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事业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参加工作以来,王厚宝先后在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工作,工作十余年时间里,一直奋战在食品安全战线上。每到一个科室岗位,王厚宝就会以一个年轻新人的面貌,抱着努力学习与做好服务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我这个人性子比较急,工作的事能当天完成就当天完成,能快就快。”自任职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食品执法科科长以来,王厚宝凭借着扎实的工作和勤奋的态度,深入各中队,结合年初局党委制订的食品领域任务目标,指导中队加大食品领域执法办案力度,圆满完成全年度工作任务。

  1月12日,胶州市综合执法局接食药局移送函,内容为:我市某调味品厂2017年11月1日生产的麻汁酱,铅含量每mg/kg, ≤0.2,实测值3.80;检验结论:铅(以 Pb 计)项目不符合GB 2762-2017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在食品中被检出超标是绝对禁止的。

  此时正直春节来临,如果放任不合格产品大批上市,有可能造成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王厚宝和他的同事立即着手调查该案,经细致调查,案情属实,由于介入及时,处理得当,有效防控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2017年9月份,综合执法局接到青岛市食药监局举报转办件,内容为消费者在青岛某高档商场购买的某品牌进口啤酒外文标示保质期和中文标示保质期不一致,怀疑假冒伪劣产品。

  接件后,王厚宝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到胶州市进口商调查取证,进口商给出的解释是,外文标识为酒产品经特殊酿造方式在瓶中的二次发酵期,因我国相关规定只能标示一个日期为保质期,所以造成了中文标示与外文标识的不一致,并不是商品品质有问题,并且表示青岛海关和商检局都有该商品的备案。

  由于进口商提供不出相关部分材料,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外方法人表示处罚也愿意认,但是他们没有做错。面对这种情况,是草草办理案件了事,还是进一步搜集证据进一步核实,王厚宝选择了后者,他通过多方联系,协助进口商从青岛海关商检局找到了这批进口商品的备案,证明了商品质量没有问题,问题解决了,消费者放了心,进口商外方法人竖起了大拇指。“只不过是多跑了几趟腿,多打了几个电话。管理对象心服口服,消费者满意安心,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王厚宝说。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截至目前,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处理食品领域投诉举报1293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办结率100%,回复满意率100%。2017年共办理食品领域案件279起,罚没款共计270万元,办理罚款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9个,没收涉案食品3.6吨,移送公安案件4起,有力震慑了违法,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在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一线,王厚宝利用创新开发的“基础信息管控平台”和“网上执法办案平台”梳理有效食品领域主体8000余家,通过绿、黄、红三级颜色来标示出管理相对人的管理状态,从而对管理相对人实行有针对的执法与管理,有效衔接主体管控与案件查处,促进了食品执法再上新台阶,做到执法高效、规范、有序以及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这些都是职责所在,别总是和领导说出了多少力,干了多少活儿,分内的事做好了我就问心无愧。”王厚宝这样告诉记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