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院士港:动能重塑

2018-04-17 15:56:00 来源: 青岛财经网 作者:

  

  7月10日至14日,一场汇聚“全球最强大脑”的科技之旅从北京出发,直通青岛。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8位院士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共享”雁栖湖论坛上激荡脑力,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园区参观考察,在网络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四个平行论坛中碰撞火花,更有33位海外院士、4家海外科研院所现场与青岛国际院士港达成合作意向……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再次将青岛国际院士港这张名片推向了全世界,今夏的沸点就此点燃。 

  当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去年今时,随着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办公室第一批工作人员入驻办公,那时的院士港刚刚从一个“不着边际”的构想踏出了落地的第一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年签约36位院士、两个月即为院士团队量身订制出帮扶政策,三个半月建成占地30亩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365天的创新路程,硬是被这支“半路出家”的队伍走出了“院士港精神”,其背后,是一个传统老工业区用智慧与魄力拉开的转型大幕。 

   

  ▲ 在此次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中,33位海外院士、4家海外科研院所现场与青岛国际院士港达成合作意向 

  位于胶州湾畔东岸的白泥地,见证了一段历史变迁。过去,未搬迁的青岛碱业每年要在这里排放和堆积18万吨以碳酸钙为主的白泥,整片滩涂一片白,寸草不生,连一只海鸟也没有。如今的白泥地摇身一变成为了休闲公园和海水稻研发试验基地。在夏日海风的吹拂下,绿意盎然的稻苗正节节拔高,承载着87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孜孜以求的科研梦想。这正是青岛国际院士港一年来的“战绩”之一。

  7月10日至7月14日的“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的举行,再一次让青岛国际院士港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焦点。而事实上,院士港和李沧区的成长历程亦如白泥地蜕变般让人惊叹。曾经的闲置楼宇,如今国际一流、世界首创的院士聚集区;曾经被污染与落后产能缠身的老工业基地,如今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曾被笑称为“痴人说梦”的项目,如今竟然能够“梦想成真”:仅用1年时间就有袁隆平、何满潮、王玉田、索罗宁·尤里等36名海内外院士签约入驻。这场“逆袭传奇”已然成为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区域转型样板。

  重塑李沧基因

  退回一年前,说李沧区要引入院士、发展高端创新产业,那无疑是要引发很多疑问的。与兄弟区市相比,李沧的区位优势并不被看好。在上一代青岛人的记忆中,李沧区被滞留在繁华城市之外,处于乡土气息浓厚的边缘地带。“宁要市南一间屋,不要李沧一套房”,这个民间俗语定义了彼时的李沧区域价值。而从2008年开始的老企业搬迁几乎搬走了全区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GDP一度在青岛十个区市当中排名倒数第一名。负重如此,又怎能“经营院士”?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打破常规“绝地反击”。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开放是青岛的城市基因,建设国际城市是青岛不懈的城市追求,而国际化程度不高是李沧区发展的一大短板,关键原因在于缺乏高端开放平台。要想从基因上改变李沧,就要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才切入,搭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高端平台。”

  院士属于人才的塔尖,院士背后都会有一批博士、有一批研发团队、有主导性的研发项目,引进院士,实际上就是将高端的科技创新转化成生产力。这对这片亟待转型发展的土地尤为重要。立足这一基调,2016年5月,李沧区开始构建“院士港”,旨在让全球最高端的人才在这里集聚和流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发展的基因。

  引入创新必须率先创新

  落后生要“绝地反击”搞创新,就要有一套对接世界前沿的体制和一支速度与力度兼具的队伍。在西方文明的辞典里,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院士”这个称谓,本身就携带着勇气与见识的气质。这一点,与“院士港精神”不谋而合。

  管理团队、运营团队、服务团队……一个以政府优秀管理人员为主导的20余人组成的团队为院士港注入了活力,这股新鲜的血液让院士港开始扬帆启航。5月提出构想,6月正式组建运营,8月管委会成立,9月签约首批院士……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这样火速扎根,且愈扎愈深。

  “以前我们主要是管理工程项目的,说白了是个‘泥腿子’。”院士港运营团队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管了大半辈子的土建,转身要同院士打交道了。“怎么干啊?当时,团队成员只有一个想法,不管怎么样,都得先见到院士再说。”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院士港的运营团队兵分多路,通过晚上跟、早上盯、饭间谈各种方式,邀请院士们的到来。

  “递上名片,能留电话的留电话,能说政策的就赶紧说,实在没时间的,赶紧给院士秘书留电话,日后再做准备。”之后,院士港团队称得上是“跑断腿”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北大、复旦……哪里有院士,哪里就有院士港团队的身影。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的张国栋可以算作袁隆平院士入驻院士港全过程的亲历者。“在一次与袁隆平院士的会谈中,青岛市有关领导向袁隆平谈起了院士港。紧接着时任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的都文杰就满头大汗地赶到了会议现场。‘能不能来我们这看看?’即使行程紧张,袁隆平仍决定过去看看。到达院士港后,王希静已等候多时。经过随后的介绍和交流,袁隆平当即拍板,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两个月后,相关扶持政策、配套条件、资金支持、参股明细及海水稻研发基地的批复等全部就位。钱没到位就先借款,哪个方面有问题责任部门现场解决。正是在这样的高效进度下,今年11月份,第一代海水稻就可以面世了。

  德国科学院院士朱晓香为了能够参加此次海外院士青岛行盛会,不惜带着自己刚周岁的孩子来青。与青岛国际院士港接洽仅两周的她,现场就签订了合作意向。“院士港最打动我的就是政府上下的诚意和园区的整个环境。院士港能在一年的时间建成现在的规模,并且已经有院士在里面开展实质性的研究,这个效率非常高。”

  要想吸引院士到来,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措施。眼下,青岛国际院士港本身的机制已经成为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院士港将努力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探索运用最灵活、最高效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李沧区委办主任、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办主任纪明涛说。

  王希静认为,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构建,侧重了东西方科技体制的交流。“袁隆平的水稻理论证明,杂交出高产,两种体制机制结合也很可能碰撞出火花,创造出亮眼的成果来。院士港的打造剑指未来产业发展,它的生命在于体制机制创新。”

  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往往时间较长,对资金投入的持续性要求较高。为了解决院士们的后顾之忧,通过院士双创中心,青岛国际院士港积极推进组建千亿级规模产业基金,对于院士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提供支撑。这对财政收入并不富裕的李沧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不能总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即使是过着‘紧日子’也不能放松对科技工作的投入。” 李沧区区长李兴伟说。

  而从服务上,更是集全区之力:党政军企金、产学研用推十大环节全部打通,秉持“妈妈式+互联网”服务理念,政策、融资、财税、法律,全都点对点靠上服务,有困难直接可找书记、区长……构筑“全身心、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让院士留得下、住得好、待得久。

  “你在这里当书记可以,你要是走了怎么办?”面对这样尖锐的质疑,王希静说:“在今年李沧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专门以人大代表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建立和推进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决议,将院士港的建设上升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用法律效力确保了体制的稳定性。”

  引智全国样板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在院士引进上,李沧区并不缺少竞争者。过去“风从南方来”,而这一次,李沧却成为了全国样板。

  7月20日,刚刚提出建设“国际院士村”的深圳市宝安区派出代表团来到青岛国际院士港考察学习。两地对比来看,深圳市宝安区提出吸引院士的做法比青岛市李沧区晚了近半年。同时,宝安区提出容纳50名院士、诺奖获得者,而截至目前,与青岛国际院士港实际签约及达成合作协议的院士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宝安区的目标。

  当前,国内掀起了创新发展的浪潮,各地都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宁感叹道:“曾经是老工业区的李沧,2014年时想要对接一个人才都很困难,能有一个高层次人才平台带动李沧的转型,是李沧每个人才工作者的愿望。院士港这个平台的成立,圆了我们的人才梦。”

  王希静表示,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年1月,首个入驻院士港的团队——周寿桓院士团队研发的产品已经开始走向市场,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完成5000万元以上。对于李沧来说,引进院士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通过院士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出一批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转化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千亿级产业链。虽然还有很多可以预见、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前方等着,但是对于李沧区而言,“院士港精神”带来的巨变,已融入每一个发展环节中。

  一年签约36位院士、两个月即为院士团队量身订制出帮扶政策,三个半月建成占地30亩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365天的创新路程走出了“院士港精神”,其背后,是一个传统老工业区用智慧与魄力拉开的转型大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