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平度路里院改造成青岛非遗民俗街

2020-05-16 09:2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袁睿 黄煜婷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5月16日讯记者 袁睿 黄煜婷)在今年青岛市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建议将平度路里院改造成青岛非遗民俗街。

  始建于20世纪初的里院,多为二、三层的木质结构矮楼围城的院落,是西式商住一体楼房与中式传统四合院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是青岛独具特色的住宅建筑形式,亦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

  历经百年,那些曾经辉煌的里院逐渐失去光泽,它们中相当一部分在旧城改造中被摧毁、拆除,而侥幸留存至今的也大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沦落成为繁华闹市中的“棚户区”。鉴于此,青岛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位于海泊路上的广兴里里院建筑率先启动改造,完成后将建成里院博物馆;而集中在老城区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等残存的里院也在2017年底搬迁完毕,均纳入中山路改造规划中。

  作为青岛城市文化的见证者与承载者,青岛里院是简单地原样保留,作为城市记忆?还是输血换血,赋予新的生命而涅槃般重生?陆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综合市民文化所需有了一些新思考。

  位于平度路22号的青岛市文化馆,自2008年起设立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恰与黄岛路里院、平度路里院毗邻(仅一路之隔),更与沿海栈桥、劈柴院、天主教堂、总督府旧址博物馆及大学路、市美术馆等交相辉映,已成为青岛文化旅游的“网红”打卡区域,外地游客终年络绎不绝。

  虽经过十余年不懈地努力,令青岛市无论在非遗项目数量还是非遗传承体系方面,均在全省位居前列。但与省内大部分地市、甚至本市范围相当部分区市相比,市一级至今没有一个比较像样的非遗展示场所,更无法为市民提供非遗技艺体验等文化服务。

  为能原汁原味地再现老青岛的烟火味道和泥土气息,并能永久留住老一代青岛人的生命印记,陆玲建议,将毗邻青岛市文化馆的平度路2、4、6、8、10、12、14、16、18、20 号里院(位置与文化馆同侧),划归青岛市文化馆管理、使用,暂称为《22号—青岛里院非遗民俗一条街》。“在管理、使用期间,我们将在此设立青岛非遗体验展示馆、非遗展厅等,全面还原再现老里院的市井风貌,将之打造成中山路上新的“网红”打卡地”,陆玲说。

  同时,还将征集、招引全市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在此安家,现场展示、推介、销售其手工艺品及文创产品,并对贫困地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重点扶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