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间精彩艺术,烛竹马舞蹈第六代传人——孟淑芹

2020-06-12 22:54: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是一项项技艺与文化,更是国家内在文化软实力的体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青岛的非遗文化不仅是这座城的历史文脉,更是一代代人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的最好展示。

   作为青岛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三十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既掌握着各领域丰富的知识,又身负精湛技艺。为鼓励并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推动其成果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大众网·海报新闻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推出非遗文化传承人系列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蔡宝丹 青岛报道

  在山东省平度市一个叫做孟家村的小村庄里流传着一个百年舞蹈技艺——烛竹马舞蹈。烛竹马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在竹马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演变而成。夜间表演时将“竹马”的前胸和尾巴上放上蜡烛,因此而命名为烛竹马舞蹈。烛竹马舞蹈2007年被列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参加青岛市文化和遗产日系列展演活动,参加青岛市正月十五灯会表演并获得《优秀表演奖》,这些奖项的背后有一位朴实无华默默付出的烛竹马舞蹈民间表演艺术家,烛竹马文化第六代传人——孟淑芹。

  坚持不懈,小村庄里舞出精彩人生

  今年六十多岁的孟淑芹于1978年开始接触烛竹马舞蹈表演,师从周洪宾老师。如今她在二十多个人的演出队伍里担任头马旦,是队伍里的领队。从小热爱舞蹈的孟淑芹扎根在农村,在每日繁忙的农活过后,烛竹马就成了她最主要的生活娱乐方式,并且一跳就是四十多年。随着时间的积累,烛竹马的制作工具也从当时的高粱秸秆发展成现在的竹子,更加耐用也更加美观。用竹子编成的马配上操作者灵活的脚步,竹马里再点上蜡烛,光想想都觉得这个画面很是神奇。2004年周洪宾老先生去世,孟淑芹挑起大梁开始带队烛竹马团队,并频繁的穿梭在各乡间进行巡回演出,为烛竹马舞蹈的推广和普及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言传身教,坚守百年艺术传承

  烛竹马舞蹈都技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是一项考验人的技术。身上套上竹马以后,表演起来全靠摆动的手法再搭配上灵活的脚法,还要保证蜡烛平而稳,除了扎实都基本功底还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栽培。而孟淑芹老师就是这样不辞辛劳的,手把手的将烛竹马舞蹈教会给每一位兴趣爱好者。孟淑芹身边的一些老伙伴都说烛竹马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健康的体魄,欢愉的心情,更重要的还有愈发醇厚的友谊。

  孟淑芹和她的队伍们经常会到周边的一些学校和社区教授烛竹马舞蹈技艺,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周围十里八的青年们也开始学习这项技艺。多年来,孟淑芹一直为烛竹马文化而进行不懈的努力,用传承舞蹈精彩的表演去感染和感动更多的戏曲文化爱好者们。1987年9月1日曾带队参加平度市葡萄节演出;参加平度元宵节活动;此活动已经举办27届,每一届都少不了烛竹马的影子,每月参加下乡表演活动;在镇上的张舍小学进行烛竹马传授表演活动;每一年只要是有烛竹马的地方都少不了孟淑芹都身影。她们经常自发的演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更多的青少年和年轻爱好者们的喜爱,烛竹马逐渐在青少年中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传与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让烛竹马舞蹈艺术经久不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